3月28日,中山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。会议批准中山市2025年预算,并全票通过《中山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》,这是我市预算报告连续三年获全票通过。
中山市2025年预算编制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“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,守正创新、先立后破,系统集成、协调配合”的工作原则,深入贯彻落实“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,持续用力、更加给力”的要求,抓收支、强管理、防风险、促发展,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,加强财政科学管理,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。
中山财政坚持“开门编预算”,建立服务市两会代表委员对口机制,通过座谈、调研等方式,充分听取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及各镇街、市直部门的意见,把好的意见、建议吸纳体现在预算报告中,转化为财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。做好预算报告解读,推出“一图读懂”、预算草案小册子等解读产品,通过详实的数据、生动的图文展示预算草案报告中重要数据和特色亮点,让代表、委员和社会公众更清晰地掌握预算草案报告的主要内容。
2025年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思路和措施:一是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。持之以恒狠抓收支管理,强化收入分析调度,培植涵养财源税源;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,强化支出分析,适当加大财政支出规模,切实把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到实处。二是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。积极争取上级增量政策支持,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,扩大专项债券规模和投向领域,提升债券资金管理水平,推动稳增长、扩消费、促投资。三是加强重点领域保障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聚焦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、关键环节和基本民生,重点支持稳就业、促消费、科技攻关、乡村振兴等领域,增强政策协同性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四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。坚持“以零为基、以事定钱、以效促用”,打破传统预算安排基数观念和支出固化僵化格局,全面构建有保有压、突出重点、统筹有力、讲求绩效的预算安排机制。五是厉行节约坚决过紧日子。坚持勤俭节约,降低行政运行成本,建设节约型机关,集中财力办大事要事,坚决削减低效无效支出,确保有限资金花在刀刃上、花出好效益。六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。强化财政体制激励导向,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,市级将继续统筹财力,加大对镇街转移支付支持力度,推动资源要素向镇街倾斜,增强基层“三保”保障能力。七是强化财政资金监管。严肃财经纪律,加大财会监督力度,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。强化预算绩效管理,推动结果应用并与预算安排、资金分配相挂钩,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
接下来,中山财政将以“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”为导向,在组织收入、改革突围、科学管理、服务民生上更加积极。着力完善五项机制,打造科学财政、服务财政、刚性财政、共担财政、阳光财政。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,优化支出结构保重点,兜牢基层“三保”底线,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,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,确保财政持续健康发展,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。